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农业发展述论(6)

来源:江西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总之,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农业改良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传统农业悄然发生变化。新品种引进、化肥的应用、新农机具的引进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改良在一定

总之,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农业改良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传统农业悄然发生变化。新品种引进、化肥的应用、新农机具的引进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江西部分农作物的收获量。经济作物的种植,农副产品出口增加,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垦荒植树造林,既带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新式农垦牧殖公司把新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传授到民间,促进了乡村社会近代化和民间力量的壮大。它们虽然大多经营发展状况不佳,但它们的出现是江西农业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新趋向。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农业的发展虽然不能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状况,但是为农业近代化做了一定的铺垫。

据学者研究,江西农业在清代有很大的发展,粮食生产水平较之唐宋元明四代有一个极大的提高,商品性农业迅猛发展,形成一个充分利用土地的比较合理的发展格局(1)。在清末新政前,江西农业处在传统农业阶段,其核心问题是生产要素和技术条件长期缺少明显的变化。对此,成书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抚郡农产考略》在谈到临川县农务时说,临川县农民“故步自封,不思振作,产米虽高,而或惰其力,或啬于财,凡办种,壅肥,杀虫诸法,未能精益求精;即筑堤、浚塘、凿井诸大端,亦不免得过且过。他如古樟盈野,而制脑无法,辨材不明,大利尚待筹度也。蚕桑设局,而但解购秧,不谋种葚,推行终虞阻滞也。竹可造纸,质粗而价不高;棉可纺织,花劣而用不适。夏布为土货大宗,而麻种弗良,沤治未善,苟且迁就”(2)附跋P1。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变时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干预,特别是在后发现代化国家。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在中央政府政策的指导下主动采取改良农业的举措,近代农业经济开始出现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当然,其近代化程度有限,只能说与传统农业相比出现了近代农业的表征:政策层面,有了专门促进农业改良的官方机构以及民间组织,新的农业知识传播体系初步建立,重视农学和农业教育,引进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发展层面,表现为作物品种、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改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大量植树造林以及新式农垦牧殖公司的出现。笔者曾从政策层面探讨了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农业近代化的程度(3),本文拟从农业经济发展的层面继续加以考察。一.粮食作物品种、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改良新政期间,江西各县署和地方士绅积极购买优良农作物种子,在各乡试种。靖安县原“不产小麦,各铺户咸往瑞州购买”,光绪三十年(1904)县署“捐廉派人赴瑞州购回小麦种子,发给各乡领种”(4)。临川县听说建昌早稻品种好,三十一年(1905)四月,县署“饬农工商务局购买建昌府早稻种子试种,如将来收成较好,再行广为播种”。同时大力推广油料作物。上级发下的桕种甚合该地水土,不敷播种时,马上托人到外县觅购。三十二年(1906)又从外地购来油桐子,遇到乡民完粮来县,则酌量散给,并授以培壅之法,结果成活率达70%以上(5)。湖口县在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派人在安徽宣城购到水旱二稻籽种一担,散给各乡农民试种”(6)。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信丰县署“捐廉百元,派人赴彭泽、德化、德安一带,觅购棉麻种子”。十二月,购回德化、德安麻兜20担,彭泽棉籽2000斤,饬各堡绅士领回栽种,不取分文(7)。龙南县购梓、桐、茶子、金橘、枳壳等类,分发各乡,于荒山隙地栽种(8)。金溪县则注意提高复种面积。本县田亩过去每年只种禾稻一次,三十一年(1905),县署命令地保鸣锣,规定收稻以后必须接种菜、麦、杂粮等。结果,东西各乡于收稻后种植豆类、莱菔、油菜甚多。全县新种苎麻大为增加,收成达七、八分,获利甚厚(9)。江西各县设立的“农业试验场”也都积极试种粮食新品种,并直接把自己试验成功的优良品种出售给民间播种或将种子直接散给各乡试种。化学肥料的应用是农业近代化的标志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的《江西官报》中提到江西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学肥料。三十年(1904)九月,鄱阳县令郭曾表称,“因农人不知用肥,前经教以多下骨灰等项含磷肥料,今岁收成较丰。足见栽种之法必须讲求化学。又于奉发农学报内择其简要易知易行者,摘录多条,散给乡民,俾知考验”(10)。德兴“县属土多硗薄,全藉肥壅,农民于肥料一切,多未讲求”。于是,县署“谕绅督饬农民于隙地设立窖藏,派人于街市收检,田土既得肥料,地方亦觉洁净”,并“将奉发农学报,发绅翻阅,摘录肥料各法,令其考究,以期进步”(11)。冯同兴在德化县城外设立灰行烧石灰作肥料,年产约三万石,每石钱六百文,行销本地(12)。新政期间,农业生产、加工技术得到了改良和推广。鄱阳县所种土桑叶小而薄,远逊于浙江湖桑,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署派蚕师到近县城一些地方,劝导农民利用冬令时间,剪去土桑繁植,结果第二年长出的桑叶大而且肥。三十一年(1905),南丰南乡有人用一最大的竹筒,倒装于水激流处,可引水高至数丈,灌田至一里之外。该县农工商局通知各乡仿制。三十二年(1906),新式焙茶机器传到江西并开始应用到一些茶场。万载县“种甘蔗所熬红糖,质粗味薄,难以畅销。经该县托人雇用赣州糖师来县,教以煎熬白糖,以求精美而广利源”(13)。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新政期间,江西农业经济作物得到更广泛的种植。政府劝农种植分为二法:一是“保其固有”,一是“广其本无”。大庾县劝农种植,“如茶竹蔗纸宜保其固有,如桑桕橘棉宜广其本无”(14)。泸溪县令沈善谦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的奏报中称:“讲求种植拟分两种办法,一则就原有之松杉茶竹而推广之,遍地种植;一则就未有之桑树、棉花而劝导之,觅籽试种。”(15)江西是重要的产茶区域,植茶面积百余万亩,散于50余县,如德兴、玉山之绿茶,义宁州、河口、浮梁之红茶,他如万载、安远、吉水、寻邬、铜鼓、武宁等县产茶量亦巨,但在新政前后,江西茶业已开始不振(16)P149。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义宁州表称,“州属出产,茶为大宗。近来印度茶出,州茶疲滞异常”(17)。三十二年(1906)闰四月,德兴县表称,“县属向本产茶,惟种茶制法,均不讲求,以故销场年逊一年”(18)。三十三年(1907)正月,武宁县表称,“县属产茶丰富,向为出产大宗,无如山户不加培植,以致色味日低。且采摘愆期,茶片粗老,甚或搀和湿梗,一经致庄,色味霉变”。三月表称,“县属所产茶叶,昔时客商来县收买,只以山户培植烘焙未能如法,外商亏折,因而裹足。近年仅由本地商人采办”(19)。三十三年(1907)三月,铅山县表称,“县属种植,本以茶叶为大宗,现在红茶不销外洋,仅制绿茶以销浙闽,种茶无利,难期推广”(20)。对此,各地方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以期江西茶业的振兴。义宁州“将焙制之法,摘出示谕,并令绅士演说,以求改良而挽利权”(21)。德兴县“适奉督宪派员前往印度锡兰考察植茶制茶之法,编列成书,札发到县,即经转发绅商茶户人等,令其如法栽植,购机仿制,果能逐渐考求,茶务当有进步”(22)。武宁县“择访采茶新法八条,示谕山户参酌仿行,以期振兴茶务,挽回利权。自该县刊发采茶新法八条,山户欣然乐从,连日接晤各茶商,咸以本年采摘及时,烘焙合度,色香味三者俱胜于前,运销汉口,当有起色”(23)。三十三年(1907),大庾县拟招股购买茶秧,分布各乡栽种(24)。新政期间,江西茶叶输出量1911年较1901年增长48.4%(25)P206。苎麻为江西农业之特产。清代,赣南已经形成了以宁都、兴国、石城等地为中心的夏布产区(26)P20、21。赣东上饶县“夏布每年约销两千八九百卷,总核价值约银八万余两”(27)。乐安县出产夏布“每年约四五万匹,多系外商前来,运至镇江、芜湖销售”(28)。《抚郡农产考略》中也记述乐安县“环境皆山……尤多种麻,故忠义乡之增田墟,云盖乡之南村、万崇、水南等墟,妇女皆绩麻为布,销售芜湖镇江各处,岁获洋三万余两”(29)附跋P3。新政期间,政府的积极措施促使苎麻在更为广泛的区域内种植。种麻的县份,刊发种麻方法,提高麻的质量;先前素不种麻或种麻不多的的县份,积极购买麻种、政府试种、分发城乡广为栽种,并刊布种麻法略,教民种植。原以出产夏布著称之临川、万载、宜黄产麻不多,原料多靠外地供应。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临川县令戚扬表称,“该县李家渡市场,以夏布为大宗,织户不下六七千人,价值不下三十万金。但该县向只种稻,素不种麻,其麻贩自湖北,岁须十余万金。自去岁三次赴袁州购买麻种,又托绅士劝谕自种,免致利权外溢。有李绅松鹿等为之提倡,延湖北麻师教之。李绅中鼎又撰种麻八法,刊布数千张,迄今种麻者已有八十余家。每亩可割麻一百余斤,可收二十千钱之利,较之种稻,利赢数倍”(30)。万载县农会试验场“按照滁州黄厚裕所著《种麻新法》,酌量试种,详细考验。会长辛观涛加注按语,编为广义,刊印1000本,散发各乡”。并由农业会延雇宜春麻师二人到县教以剥麻之法(31)。宜黄县向产夏布,而苎麻须购自袁州。三十一年(1905)六月,县令吕用宾劝谕乡民考求种法。七月,将江西农工商矿总局发县的滁州黄厚裕所著《苎麻法略》刊刷数百本,分送城乡绅民。还派人从袁州购回麻种六车。九月,县令胡会昌因土人不谙刮麻之法,邀集绅商谕择子弟聪颖者前往产麻处所,研究刮麻,以俟回籍传习(32)。义宁州牧尹葆衷在三十年(1904)八月的表中称,“县属向产苎麻。惟绩出麻丝,色黄粗硬,已经前州翟牧凤仪刊发种麻法略,散给城乡各绅,及收买丝麻各店,令其如法种制。复经该州谕绅先行倡办,可期一律仿行”(33)。弋阳县“民间种植大都松树、席草、甘蔗等项,而以苎麻为最多,惜尚不知培壅诸法。三十一年(1905)三月刻印滁州黄厚裕所著《栽种苎麻法略》200本,分乡散给,并谕乡绅随时演说,使人周知”(34)。三十一年(1905)三月,崇仁县令罗焕垣表称,“由袁购到麻秧,分给粮厅暨附城一带绅民,分别栽种”。三十二年(1906)三月,“前派局绅张漠杰赴袁州购买麻种,现已运回。分发城乡,广为栽种”(35)。三十一年(1905)五月,金溪县农工商务局绅报称,“购麻种6500兜发东南北三乡分种,约活十成之七”;三十二年(1906)二月表称,“上年购种苎麻一万颗,今已生发7800余颗”(36)。三十二年(1906)六月,广昌县“刊刷柯前护院所发种麻说一书,发给乡民,广劝种麻”(37)。三十三年(1907),广丰县“劝谕广种苎麻。将种麻法略,排印千余张,由劝学所学董赴乡劝学之所,散给各乡,俾行仿行。散布种麻法略以后,闻有预备栽种者”(38)。三十三年(1907)三月,进贤县令罗傅珍表称,“苎麻销用广而见利尤速。访悉城内妇女多能绩麻,常须购自邻境,亟宜设法广栽”。于是“择近城隙地,略加垦辟,由县购种试种,以为之倡。一面劝民广种,以收成效”。四月,“查城乡一带,已多栽种者”(39)。新政期间,江西苎麻的输出量1911年较 1901年增长 41.2%(40)P254。苎麻的种植带动了夏布业的发展,江西夏布的输出量1909年较1901年增长77.3%(41)P245。新政期间蚕桑业也有较大的发展,表现在桑树的种植上。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南昌桑蚕局“改隶江西农工商矿总局,派委专员办理,育蚕缫丝,织成缎绉,仅较湖丝略逊一筹。乡民领取桑秧者,日益众多。各属闻风兴起,亦多种桑养蚕者”(42)。傅春官的《江西农工商矿纪略》中提到武宁、东乡、临川、浮梁、都昌、湖口、泸溪、鄱阳、万安、饶州府、泰和、新城、峡江、安福、庐陵等府县奏报该地发展蚕桑业情况。仅据三十一年(1905)新昌县农工商矿公所农务长查报城乡种桑情况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桑树得到广泛的种植:城厢内外,桑园6处,城守营操场种桑400棵,勺杯园种桑400株,胡家禾场种桑500余株,时春园种桑400余株,垲上园种桑300余株,养济院侧种桑500株;泰和乡,曹家岭种桑600余株;天宝乡,潭山种桑400余株,儒溪村种桑 200余株;广贤乡,芳塘种桑500余株;宣凤乡,石涯滩种桑400余株,凌江村种桑700余株;新安乡,江家洲种桑300余株;天德乡,湖城墟种桑600余株,新墟前种桑 700余株;太平乡,花桥种桑300余株,白鹭滩种桑 500余株;义均乡,澄塘种桑300余株,总计7400余株。三十二年(1906)冬,县署又捐廉托人赴浙购买桑秧。次年(1907)正月运到,并分发各乡,广为栽种(43)。临川县由桑蚕局种植浙江桑秧,分给四乡领种。从浙东订购蚕纸,由桑蚕局按进价减半售给四乡,购者甚为踊跃。三十一年(1905)产蚕丝8,300余两,较上年大为增加。新政期间蚕桑业的发展为民国前期江西蚕桑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中国年鉴》记载,蚕茧产量1914年为542担,1915年为854担,1916年增至944担,1917年达5197担,1918年为5201担(44)P379。甘蔗是江西重要的经济作物。《抚郡农产考略》中记述,甘蔗“亩田可种500余丛,每丛可发子着十一二株。一丛重20余斤,轻亦10余斤,计亩田可得蔗万余斤。临川、崇仁所产者,多运售南昌等处,计亩田可得钱三四千斤。金溪、东乡能煎砂糖。东邑改煎白糖,其利尤厚,计亩田可得钱五六千钱。其渣可造纸。东邑向煎砂糖,辛丑冬,张叔俨观察权东邑篆,雇匠人试煎白糖,既而卸事去。邑绅饶谐五拔元赓续为之,集股贷农,广为劝导,以大其利。计蔗千斤可得白糖70斤,砂糖 30斤,以亩田 8000斤蔗计之,可得白糖 560斤,砂糖240斤。白糖每斤价百钱,砂糖每斤价40钱,其利奇厚,较之种稻不啻十倍”(45)下卷P10。因此,赣人也乐于种蔗。新政期间,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已经种蔗的县份政府饬令“辟地多种”。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五月,金溪县农工商务局绅报称,“东乡种蔗约一万数千枝,均已成活”;六月表称,“北乡双塘墟购到糖蔗种枝。东乡霞坊植元等村购到蔗种枝,均已栽种”。七月表称,“近年种甘蔗者甚多,现当成熟之时,调查双塘等处种植颇为得法,干肥质脆,汁厚味甘”。三十三年(1907)二月表称,“甘蔗一项,去年收成甚佳,饬令仍在霞坊、植元、双塘、翁塘、水南等处辟地多种”(46)。没有甘蔗的县份政府购种试种。如三十年(1904)十一月,进贤县令陈庆绶表称,“本年试种赣州糖蔗二百余株。汁多皮坚,与土性相宜,极为茂盛。现已收割齐全,共计2100余株,悉藏诸土窖,作分栽之种。次年,分给各乡试种”(47)。靛青和烟叶也是江西重要的经济作物。新政期间,各县根据本县情况扩大种植面积。光绪三十年(1904)八月,新建县令黄锡光表称:“前经谕饬绅民广种靛青,并派人分赴乐平、余干、彭泽等处,购买靛青子种。现已回县,试种偿能如法,即当推广种植。”(48)三十一年(1905),彭泽县各乡专种靛青,每年约出二万桶左右(49)。三十一年(1905)五月,金溪县农工商务局绅报称,东乡蓝靛,种植颇盛。六月表称,南乡种烟叶莲子甚繁,尚称丰稔(50)。三十一年(1905)瑞昌县“南北乡出产以麻与烟叶桕油为大宗。麻约出五六万捆,烟叶约出十万余担,桕油约出五六千担”(51)。余干县中乡蓝靛较去年多产1000多石,下乡烟叶、靛、麻得到推广。广丰县各乡所种烟叶岁入值银三四十万两,几乎成了产烟专业区。“乡民于山地遍种烟叶”,以致“所产米麦,不敷民食,全赖下游运济”(52)。新政期间,江西靛青输出量1910年较1901年增长18%(53)P285,烟叶的输出量1910年较1901年增长19.7%(54)P258。江西是棉花产量不足的省份。产棉之区以九江府属之德化、湖口、彭泽等县,南康府属之都昌县较多。德化县小池口,约产棉一万五六千石;套口,约产棉三四千石;洗脚桥地方,约产棉一千四五百石。彭泽县每年可出棉七八千石。湖口县每年可出棉四五千石(55)P422。抚州“本地之棉,乡人谓之地花,纺织做絮,均胜于客棉,每斤加贵二三十钱。惟出产不多,不足供本地之用。客棉来自安徽之张溪滩,湖北之邬穴,往岁约二万包。”(56)下卷P2新政期间,政府积极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万载县“向无棉花,农会试验场试种二分许,于三十一年(1905)九月收得净花十八九斤。可见土性甚宜,乡人来观者,皆欲明年仿种。农会会长辛观涛将农学报所载种棉法则,参酌试验情形,另订简章刊刷分布,俾资仿效”(57)。三十二年(1906)八月,靖安县在义字下团詹坊地方,集股栽种棉花(58)。政府还通过新式机器的引进和传授新式纺织方法,来增强本地棉花抵抗洋纱的能力。三十年(1904),彭泽县劝谕永生典商人购买日本轧花机十架,就本地所产棉花试办,以开风气。三十一年(1905)又购到毛巾织机,就在署旁空屋为学织之地,专教妇女。先定四名为额,学成之后更换四人,更番递推,渐宏教育。每日早来晚去,由署备给午餐,以免往返旷工。其织机价洋30元,女教习每月工资18元,及饮食等项,概系捐廉发给,学者不用花费分文,并出示晓喻,定于十一月初一日为始,学成者已仿造机器,自织行销(59)。乐安县“土人向不纺织棉布,三十一年(1905),节经劝谕,渐知纺织之法,并谕富户购买织机一二架,以开风气”(60)。政府还根据各县的实际情况改良经济作物。光绪三十年(1905)十月萍乡县表称,“各乡向勤垦种,皆就土性所宜,补种茶树、橘树为多。茶油岁可出二三万担。橘子约出一万余担。荸荠岁约出二千担内外,烟叶约出二千担,土靛约出一千余担”(61)。三十一年(1905)五月,金溪县农工商务局绅报称,“购洋种花生三石,发西南北三乡分种,成活八分”。六月表称,“西乡沿河一带,隙地千余里,栽种柿李树甚多,由局绅教以培养之法,味较从前甘美”(62)。三十三年(1907)三月,定南厅章丞表称,“西人所售象皮,即以中国之橡树熬胶制成,出示收买橡子,拟在东郊试种,以备熬胶之用,并派人学习熬胶之法”(63)。峡江县原只以桔产较多,但三十三年(1907)三月峡江县表称,“东西两乡,岁出花生一万六千斤,瓜子三百石,薄荷叶一千担,靛青一百五十担,苎麻九十斤,棉花六千斤,桐茶柳橘莫计其数”(64)。其中一位姓陈的就专采薄荷叶熬油运输粤、沪,获利甚厚。三.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大量植树造林江西的土地抛荒,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因游懒之民而使乐土变荒土,如金溪县“素号膏腴,无不可种之物,无不可致之利。比岁以来,人心不古,游懒之民,偷安苟且。即如早晚两稻,即日食所必需,又本业所素习,犹且耕耨之时,灌溉不力。遂使上田变为下田,乐土变为荒土。四乡无论也,近在城郭而田园荒芜者,已不下数百亩之多,谓非惰农实阶之厉乎!”(65)附跋P1-2。二是“荒山”,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饶县“民业荒山,共计三十余嶂”(66)。二十九年(1903),铜鼓、新昌、义宁州三县交界的黄冈山方圆数十里,险要异常,省藩属划为3块,分别丈量,雇佣流民承垦,认定地段,酌缴银两,发给印照,以凭管业。三是因自然条件恶劣而荒,如三十二年(1906),农工商矿总局委员查勘武宁县“自二十七年洪水为灾,低田被水冲废,虽经各前任谕令挑垦,因沙多费工,未能垦复”(67)。四是因税收重而荒废的军田,如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信丰县魏令硕辅专案禀报,“勘定十里、新田、小坑、长冈、星村等堡荒废军田,拟章招垦”(68)。新政期间,政府实行垦荒政策,并采取督饬措施,如未按令开垦,将充公由官招佃垦种。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月,泸溪县令马天翮表称,“各乡荒芜山田,现经谕饬绅耆清查,凡业主不愿开垦者,即将该业充公,由县另行招垦”。二月表称,“乡民因恐将业充公,间有自愿立限开垦者。当经批饬趁此机会,立法以绳其后,认真劝办,悉心提倡,何患地利坐弃,农业不兴”。兴国县“东门外东龛地方仁田牛斗勘白竹坑一带,有荒山十余里,限令业主栽种松杉等树,如届时不种,即由官招佃垦种”,“燕山荒地,勒限业主邓姓开垦,逾限即由官招佃垦种”(69)。江西垦荒取得很大的成效,兹举数例如下:南昌县,二十九年(1903)举人余謇在中洲南岸、举人黄云冕在三贤洲、监生熊应辉等在南岸洲垦荒190余亩,均种杂粮、菜蔬、甘蔗、苎麻、靛青等类;三十一年(1905),南乡绅士曾秉钰在进贤门外自垦荒地,试种甘蔗、靛草、苎麻,已著成效;刘绅振铎等在南乡自置田地二十余亩,试种苎麻、甘蔗、靛青等物,并集款购机令妇女学习织布;职员张安镛等将所管南乡废田,雇工垦种靛青、苎麻等物,并购种桕桐香樟各树(70)。临川县,三十年(1904)九月表称,自去岁迄今,开垦千金坡外、杨中洲、毛源洲、牧羊洲、对塘洲、豹虎洲、渡口洲、迥龙洲、桥头洲、鲤鱼洲、面前洲、饶坊洲、饶坊桥洲、云路庵洲、龙步湾洲、畲头洲、五里洲、漫山洲共垦荒洲十七处,约900余亩;又垦祝家冈荒山、石井荒山各纵横一里多,种桐茶桑麻,兼种瓜豆,其由农工商务局发给各种,计桑成活余株,麻活余株,桐子活 余株,茶子活6000余株;豹虎洲官荒招曾辛二姓承租,每年议定租洋8元,拨充西津、漳溪两义渡经费;鲤鱼洲官荒招罗锦裳承租,每年议交租洋10元,以充农务局经费;龙步湾洲计官荒116亩,招姜何各姓承租,改种棉花,三十一年收成约有五六分,应交租资拨充该处义学之用(71)。信丰县,三十一年(1905)十月表称,自设立农工商务局以来,先后开垦十里堡青埠大坝荒地一段、大塘堡乌石埠荒田一处、厚塘堡天军庙荒地一处、花园坊荒地一处、七里渡荒地一处,共计1000余亩;十一月表称,履勘小河堡水西坝荒田一处,安息下堡柜头村荒田一处、青湖堡老君背荒田一处,约共700余石;又桃枝堡马路甲荒洲一片、庙前裹荒洲一片、温家坝、莲塘坝、厚塘堡、鸡公坝各荒洲一片,约共3000余石,均系民业,已就地方情形,给谕分别开垦(72)。林业为养民生财之源,富国裕民,利莫大焉。但“兴办农林,非官为之倡,则民间不知垦种之利;非官任保护,则民间不绝侵害之弊”(73)。在江西,曾经一度木商获利大,只采不养,竭泽而渔,而造成树木资源减少。于是,新政期间林业建设受到高度重视。有人拟《江西劝业道传筹办庐山林业拟具办法详文》,探讨振兴林业。文中说:“于乙巳年在进贤门外创设农事试验场,当会商场长龙钟氵伊,于场内设林业苗圃,嗣就场创办高等农业学堂,延聘日本农学士斋藤丰喜将林业栽种各事设法研求,实地试验,复于日本购买松、樟、鬼胡桃等项树秧千株到赣,即于试验场,另辟空地,如法布种。现在鬼胡桃树秧,抽条被亩,长者已二三尺,而各项树秧亦多成活,若能造林得法,不难逐渐繁殖”(74)。在试验场试种之后,便择地造林,“查庐山黄龙寺地方,土质肥腻,位置平旷,堪为造林区域。现拟在该处圈地二千亩,俟秋间职道督同斋藤丰喜亲赴该处踏探,以后即将试验场长成各种树秧,移植该处,并酌拨款项,照会龙绅,即日赴东调查,添购各项种子回赣,分别试种,陆续移植,持之以久,逐渐成林……十年之后,其利益当有不可限量者”(75)。在当地地方官的过问下,该林业试验场建成。劝业道傅春官“将所拟办法,呈奉抚宪核准咨部立案”,试验场场长龙钟氵伊,“由日本购到各项植物种子”。傅春官“饬委员及日本农学士斋藤君,前往堪定地界,并拟于九月初,亲往诣堪,俾来年及时栽种,以为各属造林之模范”(76)。地方府县重视植树造林,积极提倡。光绪三十年(1904)十一月,奉新县值农隙之时,即经摘录农学丛书内种树各法,出示劝谕垦种,并派绅分赴各乡考察。三十二年(1906)八月,县令马振仪表称,县属垦种桐桕果木各处,周历查勘,成活者多。惟建康乡果木多系花而不实,殆事属初创,法未尽善。查考农学丛书,告以滋培之法(77)。三十二年(1906)春间,安仁县劝民垦种各树共计余株,半年后,逐渐长成。该业户深知利之所在,均各极力培养(78)。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安远县“议定招集股款,以备开垦树艺之费,每股龙洋5元。由县印发股票200张,集洋1000元。每股先缴一半,余俟办有成效,再行补缴”(79)。三十二年(1906),农工商矿总局委员查勘武宁县各乡领种桑秧,均在房傍隙地,并无成林之处,土性宜种茶麻木梓,各乡随处布种,听其自生自长,以致获利较薄。认为“应由地方官加意劝诫,力挽病源。庶几成效昭然,不患农业不兴”(80)。万载县农学会会长为了发动农民种树,自己随带大小功牌,对40多个农民分别给以奖励,使全县成活之树达“二十二万有奇”。地方府县还尽保护之责。光绪三十一年(1905)二月,石城县令李光称,“县属土地,山居其八,土人昔时有因盗树涉讼者,讼虽得直,而其山则因讼费售去,相率视为畏途,不愿栽种树木。自该县谕绅开导,许以被戕害咨窃后,由局绅函送究办,各乡于种植之一途,始皆乐于从事”(81)。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峡江县表称,“种植最忌戕害,保护不可不严。现经出示严禁,并邀城乡绅董,妥议条规,严立禁约”(82)。三十二年(1906)二月,奉新县表称,“南乡水埠头及感古殿等处,先经徐绅报种桐树等类,闻有偷窃种秧之事,即经出示严禁。在种植者,咸知利益,颇有推广之象。”(83)宜春县“县属土地膏腴,宜于种植。间有未垦荒山,实因盗砍践害使然。当经示谕,劝民垦复,添种茶麻竹木,严禁偷窃戕害,以兴林业”(84)。广昌县“议以戕害一株,罚种十株;戕害十株,加罚钱文”,“以资规诫”(85)。新政期间,在广种树木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果,兹举数例:兴安县,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东门外荒山,栽种松秧余株,已成活者九成以上;三十一年(1905)三月,又补种700余株,可期成活;五月,该县局绅滕诚等在南门外窑口地方起至滕家坊止,长约八里,横亘五里,一律栽种松秧72万余株,成活43万余株,又在城东北迎春亭岭,山天台峰等处,添种松秧余株,成活余株,又在署旁栽树桐子60余株,又于附近栽种桐子1000余株,成活四成以上(86)。奉新县,三十年(1904)十一月查悉境内本年新种桐桕松竹等树约计4万余株(87)。永新县,三十二年(1906)正月西乡萧锦辉报称,该乡土性宜松,已种松秧20余万株(88)。靖安县,三十二年(1906)八月农工商局职员项书谚禀报,在南门外大井头荒地一块,栽种枳壳300株,麦冬400株;南石马口狐岭集股栽松余株;在南石马东坑地方,集股种竹300株;在南石马彭家边地方,集股种茶子树2000余株;在南石马木坑地方,集股栽松4万余株;在南石马罗汉树下地方,集股栽松5万余株;在义字上团大梓口地方,集股种竹400株(89)。吉水县,三十三年(1907)正月表称,局绅招佃在磨下村荒山种松秧约10万株,在红勘上接至莲蓬塘上首官山种松秧约3万株,在罗家岭官荒种松秧约株(90)。新城县,三十三年(1907)三月邑绅危士谦禀报,东乡白竹坑、玉社坑、杨济坑、樟树坑、石窠、荷树坪等处,新种松竹杉桕花果等树10余万株(91)。新政期间的种树确数无法统计,有文字记载的种树情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没有禀报。如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金溪县表称,“石门洲、杨家渡二处,开垦荒地布种桐秧苡米。庄周孟乔等四姓山场约二十余里,栽种松杉桐桕,难悉其数。其余各乡种树亦极繁盛”(92)。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安仁县令表称,“种树为富民之举。近年屡经劝办,每于赴乡时,见有新种果木桑茶等树,数甚不少,但非大段荒地,或种十数株,或种数十株。该业户因系份内之事,多不赴县禀报,以致县中亦难查其确数”(93)。但上述数字已可以看出新政期间江西植树造林的成就。四.新式农垦牧殖公司出现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化的关键在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新政期间,江西地方政府“集议筹款,倡立公司,以收地利而兴农业”(94),农业部门出现有别于传统农业的经济实体。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南城县在籍绅士翰林院编修饶芝祥,邀同廪生林芬等,创办厚生公司,集股百份,每股洋二十元,共成洋二千元,开垦西北关外一带荒地,试种苎麻乌桕。八月,东乡三都增生张帆等集股五十份,每份洋四元,共成二百元,开设广生堂,就附近荒地,垦种苎麻、杂粮、桕桐等类(95)。同年(1904),清江禀生邹钦爵创办农业公司,专事畜牧、垦树,由地方当局拨给官荒地,获利及树木值百抽十,畜牧值百抽五。其食牛公司畜有牛10头、羊20头(96)。同年(1904),进贤成立吉羊达畜牧公司,养羊120头之多(97)。三十一年(1905),梅长元与曾秉钰等在南昌招股设立永昌树艺畜牧公司,栽种树木,开垦荒田(98)。同年(1905),余干大办各种公司,发展经济作物。举人李思沆招股在余干中乡设立垦荒牧植公司,试种茶、桐、蔗、棉各品;绅士戴书升集股 3000元,举办质进种植公司,租赁黄金埠旱稻田200余亩,改种甘蔗,获利颇厚;贡生吴有机集股4000元雇工买牛,以官绅合办形式,开垦蔡家州官荒田200亩,种植蓝靛、萝卜;职员孔庆螽集股2000元创办崇实垦牧公司,种植甘蔗、茶、桐;附生潘四庚等人亦种植蓝靛、糖蔗、萝卜、密瓜,运往外地出售(99)。赣南魏菘园、李啸峰雇工植树造纸,“竹则岁岁增多,纸则岁岁增多,利源亦岁岁增多”。经过10年经营,每年所产之纸竟价达20万金,魏、李两人因此变成了“富翁”(100)P118-119。三十四年(1908),徐绍恒等在南昌,集股两,创办江西树德垦牧公司,开垦荒地,经营畜牧(101)P695。宣统二年(1910)七月,该公司又在九江庐山东林寺开设造林区。傅春官《江西农工商矿纪略》各县农务部分详细记载创办时间、地点、经理人、资本额、经营范围的较大的农牧垦殖公司有24家(102)。经营范围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包括畜牧、垦树、种植棉花、烟草、种茶、植桑、熬樟脑,还发展黄麻、木棉、茶桐、乌桕、薄荷、小蓝、靛青、水果、瓜豆、木材等项生产。这些新式农垦牧殖公司多以集股的形式组成,大都属商办,一部分为官商合办,每个公司的资金由几万元至几十元不等。它们的资本较过去那些小作坊或者个人优厚,而且采用新法进行农业改良活动,因此具有更多近代化性质。总之,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农业改良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传统农业悄然发生变化。新品种引进、化肥的应用、新农机具的引进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江西部分农作物的收获量。经济作物的种植,农副产品出口增加,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垦荒植树造林,既带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新式农垦牧殖公司把新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传授到民间,促进了乡村社会近代化和民间力量的壮大。它们虽然大多经营发展状况不佳,但它们的出现是江西农业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新趋向。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农业的发展虽然不能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状况,但是为农业近代化做了一定的铺垫。参考文献:(1)施由民:《论清代江西农业的发展》[J],《农业考古》1995年第1期。(2)(29)(45)(56)(65)何德刚:《抚郡农产考略》[M],清光绪二十九年石印本,江西省图书馆藏。(3)庞振宇、陈晓鸣:《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农业改良举措探析》[J],《农业考古》2009年第4期。(4)(5)(6)(7)(8)(9)(10)(11)(13)(14)(15)(17)(18)(19)(20)(21)(22)(23)(24)(30)(31)(32)(33)(34)(35)(36)(37)(38)(39)(42)(43)(46)(47)(48)(49)(50)(51)(57)(60)(61)(62)(63)(64)(67)(68)(69)(70)(71)(72)(73)(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傅春官:《江西农工商矿纪略》之各县农务,清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江西省图书馆藏。(12)傅春官:《江西物产总绘工艺品说明书》[M],清宣统石印本,江西省图书馆藏。(16)江西省政府经济委员会编:《江西经济问题》[M],台湾学生书局1971年6月影印初版。(25)(40)(41)(53)(54)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江西省图书馆选编:《江西近代贸易史资料》[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6)黄志繁、廖声丰:《清代赣南商品经济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27)(28)(52)傅春官:《江西农工商矿纪略》[M]之各县商务,清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江西省图书馆藏。(44)转引自《江西省农牧渔业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55)农工商部《棉业图说》卷三[M],《中国棉业现情考略》页四,宣统二年。转引自《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58)(59)(66)傅春官:《江西农工商矿纪略》[M]之各县工务,清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江西省图书馆藏。(74)(75)《江西农报·公牍》[J]宣统元年八月十五日,第三年第九期。(76)《江西农报·农事新闻·劝业道傅定期诣堪庐山造林区域》[J]宣统元年八月十五日,第三年第九期。(100)陈炽:《续富国论》卷一《种竹造纸说》[A],转引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C]。(101)农工商部统计表,农政,第,页;第二次农工商部统计表,农政第13页。转引自《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02)参见拙作《清末新政与近代江西实业之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该文少统计了1908年徐绍恒在南昌创办的江西树德垦牧公司。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 网址: http://www.jxnyzz.cn/qikandaodu/2020/0807/503.html



上一篇:代表委员热议:“谁来种地,该怎么种地”
下一篇:刘沫设计作品选

江西农业投稿 | 江西农业编辑部| 江西农业版面费 | 江西农业论文发表 | 江西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江西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