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4)

来源:江西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1]王龙,邵东国,郑江丽,等.健康长江评估指标体系与标准研究[J].中国水利,2007(12):12-15. 江西境内流域面积10km2及以上河流3 771条;流域面积50km

[11]王龙,邵东国,郑江丽,等.健康长江评估指标体系与标准研究[J].中国水利,2007(12):12-15.

江西境内流域面积10km2及以上河流3 771条;流域面积50km2及以上河流967条,总长度约3.4万km[1]。随着江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人类虽然从河道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河道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河道不仅仅提供人类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等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同时也是各种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与生存环境。水利部门作为河道管理的主要部门之一,这些年也逐渐开始关注河道的生态保护工作,对大量河道采取了工程和非工程生态保护修复措施。但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需要水利部门从河道管理角度出发,对河道管理现状进行深刻剖析,通过科学的综合评估分析后,才能判断河道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促使河道管理向良性方向发展。河道管理是水利部门基于河道项目建设及维护的基本管理活动后,直至目前并没有特定的考核标准。因此,构建适合的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水利部门河道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河道管理评估现状江西依照《江西省水利工程条例》、《江西省县级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及水利部颁发的《水利部管理考核办法》,并结合江西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江西省水利工程管理及维修养护考核办法》,其中河道堤防工程作为重点考核工作每年开展考核一次,主要对河道堤防工程在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评分。按照考核结果,分为优胜考核验收单位、优胜管理单位、合格管理单位、不合格管理单位,并分别采取一定的奖励和惩戒办法。近年来,通过河道堤防管理考核,对规范河道堤防管理、确保河道堤防安全、提高河道管理水平、提升行业形象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虽然《考核办法》评估指标数量较多,但基本以定性指标人为打分为主,不仅具有传统评估方法主观性较强,难以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结论的缺点,而且只针对河道堤防工程管理指标进行考评打分,根本未考虑河道管理过程对其它因素(生态环境、形态结构、社会服务等)的影响。因此,《考核办法》已很难全面反映江西河道管理总体现状,不能满足河道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 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河道管理内容丰富,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河道管理特征值进行评估,只需从众多的河道管理特征值中选取若干代表性较强的指标作为评估指标,做到能充分反映水利部门河道管理份内工作即可。根据上述思路,江西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遵循以下原则[2-7]:(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概念明确,从河道管理的本质和内涵出发,能客观地反映河道管理的的基本特征,较好地度量河道管理的总体水平;(2)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充分地反映河道管理各方面的因素,并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综合反映河道管理的内涵和状况;(3)代表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力求少而精,避免冗杂,使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简洁明了却又综合全面;(4)独立性原则:指标相互之间应独立,避免交叉重复,增加河道管理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5)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尽量与现有的管理指标相一致,且易于测量、取得数据、便于计算、分析和使用;(6)定性和定量化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应尽可能的使评估指标定量化,但对于一些难以准确量化且重要的评估指标,可采用定性指标来评估。3 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1)评估范围的确定。根据水利部门河道管理定位和需求,以及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识别和参与程度,明确河道管理的评估范围。(2)资料收集。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河道管理现状资料,找出亟需解决的问题,明确河道管理评估的目的。(3)评估指标的选取。根据水利部门河道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特点,分析反映河道管理状况的关键因素,选取能够反映河道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4)评估体系结构设计。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水利部门河道管理工作的特点以及江西的实际情况,确定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框架。(5)确定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在已有国家和地方标准以及国内外相关或类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各定性和定量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4 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设计4.1 评估指标确定根据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结合水利部门河道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特点,本文从河道管理体制机制、河道形态结构、河道生态环境、水利部门管理能力与绩效和社会服务水平五个方面,选取了包含管理制度、河道改造程度、生态需水保证率、涉水事件发生率、管理与保护宣传程度等共计24个指标作为河道管理评估的指标体?指标体系框架根据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本文采用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级构成的多层次多指标框架体系。目标层是对河道管理评估指标系统的高度概括,用于反映河道管理的总体状况;准则层用于从不同方面反映河道管理的属性和水平;指标层是在准则层下选择若干主要特征要素作为评估指标组成,本文选取了24个定量或定性评估指标反映江西河道管理的状况[2-7]。江西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结构见表1。表1 江西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4.3 各评估指标的内涵分析(1)管理组织:指水利部门河道管理机构、人员、职能和任务落实程度,用以衡量基层管理组织健全程度。(2)管理制度:指与水利部门依据相关的法规制度,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河道管理实施办法情况,用以衡量管理制度完善程度。(3)管理措施:指为维持河道功能采取的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情况,用以衡量管理措施的可行与否。(4)河岸稳定性:指河岸的抗冲刷能力,用以衡量河岸受到水流冲刷侵蚀后维持自身稳定的性能[8]。(5)河床稳定性:指河床的淤积和抗冲刷能力,用以衡量河床的淤积状况和河床受到水流冲刷侵蚀后维持自身稳定的性能[8]。(6)河道改造程度:指人工工程及人类活动对河道形态结构的改变程度,用以衡量河道渠化工程以及类似人工改造河道措施对河道形态的影响。(7)河道弯曲程度:指人工工程及人类活动对河道弯曲形态的改变程度,用以衡量裁弯取直等措施对河道弯曲形态的影响。(8)河道水系连通性:指人工工程及人类活动对河道水流的连续性与水系连通状况的影响,用以衡量河道的纵向连续性。(9)优良河势保持率:指河道维持其优良河势的能力,用以衡量河道泥沙含量等多方面的状况。(10)河道护岸形式:指护岸工程对河道自然状况的改变程度,用以衡量对河道自然生境的影响。(11)生态需水保证率:指河道生态保护所需水资源量的保障能力,用以衡量一年中河道水资源量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9]。(1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河道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比例,用以衡量河道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水平[7-8]。(13)水域面积保有变化率:指河道某年水域面积保有率较基准年水域面积保有率变化大小,用以衡量河道水域面积保有变化情况。(14)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指河道取水口水质达到相应水质标准要求的比例,用以衡量河道取水口水质达标情况。(15)河道规划实施率:指根据规划实施完成的河道岸线长度占规划河道岸线总长度的比例,用以衡量已制定的河道规划实施管理情况。(16)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率:指河道内经水利部门审批的涉河建设项目占涉河建设项目总数的比例,用以衡量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许可管理情况。(17)河道采砂许可论证率:指河道内经水利部门许可论证的采砂活动的比例,用以衡量采砂许可论证管理的效果。(18)涉水违法事件发生率:指河道涉水行为引发的违法事件数的比例,用以衡量河道涉水行为监管的效果。(19)河道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率:指河道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的比例,用以衡量河道划界情况。(20)防洪工程措施达标率:指各类防洪工程措施达到防洪设计标准的比例,用以衡量河道防洪工程达到防洪设计标准的程度[10]。(21)防洪非工程措施完善率:指已建立的防洪非工程体系并能有效运行的防洪部门的比例,用以衡量河道的防洪管理水平[11]。(22)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指河道两岸及附近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用水量对河道水资源需求的比例,用以衡量河道的开发利用程度[8]。(23)供水保证率:指河道两岸及附近区域预期供水量在多年供水中得到充分满足的年数出现的概率,用以衡量灌溉、生活、生产需水量得到满足的程度[8]。(24)河道管理与保护宣传程度:指水法等相关宣传活动开展实施情况,用以衡量河道管理与保护宣传活动的效果。5 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5.1 评估标准的确定原则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定性和定量指标评估标准,本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选择评估标准:(1)国外内外行业标准及规范;(2)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划报告和文件;(3)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4)如果均没有明确数据,则根据实际情况向专家进行咨?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表2 定性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定性评估指标评估标准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极差管理组织 健全 比较健全 基本健全 有但无针对性 无管理制度 完善 比较完善 基本完善 有但无针对性 无管理措施 合理可行 比较合理可行 基本合理可行 有但无针对性 无河岸稳定性 稳定且无明显侵蚀 稳定,但存在20%以下侵蚀极不稳定,存在80%到100%退化或淤积河道改造程度 无渠化和淤积 无明显渠化 存在部分渠化 渠化严重 河道生境极大改变河道弯曲程度 无裁弯取直 有少部分进行裁弯取直极不稳定,存在80%到100%侵蚀河床稳定性 稳定且无明显冲刷或淤积较不稳定,存在20%到50%侵蚀不稳定,且存在50%到80%侵蚀稳定,但存在20%以下冲刷或淤积较不稳定,存在20%到50%冲刷或淤积不稳定,存在50%到80%冲刷或淤积少部分裁弯取直已进行一定恢复有大部门进行裁弯取直河道笔直水系连通性 保持自然状态 每年有90%以上的时间能自由过流每年有40%以上的时间能自由过流每年小于40%的时间能自由过流 河道极少过水直立式钢筋混凝土护岸管理与保护宣传程度 频繁且内容全面 较为频繁且内容较为全面河道护岸形式 有植被自然土质岸坡 近自然生态护岸 亲水平台护岸或无植被土质岸坡台阶式人工护岸或浆砌块石护岸有宣传且内容基本全面有宣传但内容无针对性无表3 定量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定量评估指标(%) 评估标准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极差优良河势保持率 100-90 90-80 80-70 70-50 0-50生态需水保证率 100-95 95-80 80-60 60-50 0-5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80 80-60 60-50 50-30 0-30水域面积保有变化率 0 0-2 2-5 5-7.7 7.7-100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 100-96 96-85 85-75 75-60 0-60河道规划实施率 100 100-85 85-70 70-60 0-50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率 100-90 90-70 70-50 50-40 0-40河道采砂许可论证率 100 100-90 90-75 75-60 0-60涉水事件发生率 0-5 5-15 15-30 30-50 50-100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率 100-80 80-60 60-50 50-30 0-30防洪工程措施达标率 100-95 95-80 80-65 65-60 0-60防洪工程非措施完善率 100-95 95-80 80-65 65-60 0-60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0-20 20-30 30-40 40-50 50-100供水保证率 100 100-95 95-85 85-80 0-80按照上述评估标准确定原则,本文将各定性和定量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划分为5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差、极差,各定性和定量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见表2和表3。6 结语河道管理涉及河道自然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本文从水利管理、形态结构、生态环境、管理能力与绩效、社会服务角度,研究构建了江西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详细分析了指标体系各评估指标的具体内涵,并给出了优秀、良好、中等、差、极差5个评估等级的评估标准。但由于受研究时间、资料等因素的限制,该评估指标体系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评估标准甚至评估方法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潘建军,李建春.江西省中小河流治理对策初探[M].2010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论文集.大连,2010:265-269.[2]董建良,余东.江西省河道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2018,271(9):31-36.[3]杨文慧,杨宇.河流健康概念及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资源保护,2006,22(6):28-30.[4]刘丹,程卫帅.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长江科学院学报,2007,24(6):49-52.[5]孙雪岚,胡春宏.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泥沙研究,2008(4):21-27.[6]林木隆,李向阳,杨明海.珠江流域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人民珠江,2006,27(4):1-3.[7]刘丹,程卫帅.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6):49-52.[8]贾蕊.赣江南昌段河流健康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2.[9]盖永伟,黄昌硕.河流功能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3):42-46.[10]涂敏.基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河流健康评估方法[J].人民长江,2008,39(23):130-133.[11]王龙,邵东国,郑江丽,等.健康长江评估指标体系与标准研究[J].中国水利,2007(12):12-15.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 网址: http://www.jxnyzz.cn/qikandaodu/2020/1107/654.html



上一篇:江西省取水许可及延续取水管理工作浅析
下一篇:5G融合万物智联2019江西国际移动物联网博览会

江西农业投稿 | 江西农业编辑部| 江西农业版面费 | 江西农业论文发表 | 江西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江西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