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江西千年的文化反思与现实关照——胡平散文《(3)

来源:江西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眺望未来:以史为鉴的沉重警示 勿忘沉重就是勿忘历史,这是胡平以史为鉴得出的结论,也是他从对历史的教训出发而发出的警示。“不再是秦兵马

三、眺望未来:以史为鉴的沉重警示

勿忘沉重就是勿忘历史,这是胡平以史为鉴得出的结论,也是他从对历史的教训出发而发出的警示。“不再是秦兵马俑的脸”以儿子致父亲书信的形式,通过四十余年来父亲命运的跌宕起伏、悲欢相续,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贲张,凸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那别具一格的人文精神与人格情怀。这一部分作者通过真实的笔触重现了四十年来父亲命运的跌宕起伏以及带给家庭的狂风巨浪,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父亲和我当时的“交代材料”和“声明材料”,也正是这些史料性的材料才让这看似娓娓道来的历史更加真实和沉重,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那段历史的不堪,重新思考那段历史带给我们国家和个人的影响,从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我第一次走近你”中,胡平用真诚而又平淡的笔触诉说着作为儿子的他对于父亲的那份愧疚和忏悔。对于反右和文革这样的政治运动中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荒诞又悲凉的人间惨剧进行了一次真回放,也正是在这历史的回放中,我们窥见了作者内心无法愈合的伤痛和那场政治运动带给个人和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乃至国家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但是,胡平选择重新揭开历史的伤疤,再次回首那段不堪的岁月绝不是为了展示“伤痕”来博同情博眼泪,而是勇于正视历史的沉重,勇于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即使这段历史中包含着胡平和父亲对于彼此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失去温情和信任的悲情。的确,那是一段沉重的不堪回首的历史,胡平认为正因为其沉重,所以值得被再次提起,为的是反思历史,解读沉重,负重前行,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而绝不是刻意的选择遗忘,回避历史的分量,在自我麻痹中自得其乐。

勿忘沉重乃作者十多年来一贯坚持文学要介入生活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作者以“不信春天唤不回”的炽热情怀,具体而真切地表露了一个时代哪怕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拒绝沉重,可总得有百分之一的人守望并解读沉重。否则,社会便是一只轻飘飘的舢板,极易在风浪中倾覆。耿耿桑梓情,是胡平对江西千年荣辱的深切关照;拳拳赤子心,是胡平勿忘沉重的殷切呼唤。改革开放以来,无数文化知识分子在物质利益的漩涡中沦陷,知识分子本来该有的社会意识、人文情怀被抛诸脑后,蝇头小利,趋之若鹜,人们陷入一种追名逐利的浮华当中。当下社会不管是学者亦或是大众媒体,都普存在着遍避重就轻,逃避历史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集体失语的现象,而《千年沉重》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警钟,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以史为鉴,勿忘历史,坚守责任,守望沉重,解读沉重,砥砺前行。

一、回望历史:江西千年浮沉的文化关照

胡平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于自己家乡江西寄予了深切的关注。《千年沉重》第一章为“千年——传统中国、乡村中国、内陆中国之文化描述。”胡平细数江西千年历史,就江西千年荣辱浮沉究根溯源,落脚于文化层面加以剖析和阐释,以他敏锐的感悟与笔触,纵横捭阖,谈古论今,“上穷碧落下黄泉”,对一个个重大历史谜团、现实因窘、文人心态作了深层的剖析与解读。

1.历史事件的独特解读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描写江西南昌的语言,这八个字以及这篇文采斐然的大赋无疑是献给“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的。就在王勃临别江西时,一位史上无名的阎都督又是为王勃设宴又是赠送绸缎。就这一历史时间,胡平以独特的视角予以解读,他在这里解读到当时的无名之辈类如阎都督有着尊重知识分子的强烈意识,也有着知识产权的萌芽意识。胡平的如此解读不仅体现出他看待问题的独特眼光与角度,更体现出他对于文化保护意识的强烈呼唤。

胡平不仅解读江西有名的文人和文化事件,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解读也是用心良苦。例如对“老表”这一称呼的重新解读。历史上,“老表”这一称呼大致有三重含义。其一是宋人对道士的称呼;其二因江西素与湖南联姻,故湖南人一见江西人便称为“老表”;其三,是国人给江西人注册的专用名词,即江西人的统称。这看似有理有据的解释胡平却从中读出了新的意味,他觉得这个称呼是一种带有“乡下人”色彩的贬义情感,有着用来突出江西落后一面的意味。显然这样的解读并不是胡平作为江西人而妄自菲薄,恰恰是他从江西的现实状况出发,对江西落后状况的一种优思和反省,他希望的是江西人能够摘掉与农业社会扣在一起的帽子,能够在心理上翻身。这里作者从一个人们司空见惯的称呼为代表,重新思考赣人面对的尴尬处境和现实困窘,体现出他观察问题的细腻视角以及对于家乡的一片赤子之心。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 网址: http://www.jxnyzz.cn/qikandaodu/2020/0921/583.html



上一篇:南宋江西文人赵善括交游诗摭谈
下一篇:钟体志《澡雪堂联语》

江西农业投稿 | 江西农业编辑部| 江西农业版面费 | 江西农业论文发表 | 江西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江西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