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江西千年的文化反思与现实关照——胡平散文《(5)

来源:江西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注目现实:尴尬处境的文化探析 除了细致解读江西历史上的文化现象外,胡平还从历史史实入手,就江西在中国各个时期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数不胜数

二、注目现实:尴尬处境的文化探析

除了细致解读江西历史上的文化现象外,胡平还从历史史实入手,就江西在中国各个时期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数不胜数的英雄烈士为例,意在说明江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卓著功勋。然而,代替为辉煌的历史歌功颂德的骄傲感的是胡平深沉的悲凉感受。这是一种在历史与现实强烈的对比的张力下激发的无力的悲凉,也是胡平深切的期望与巨大的失望情感下形成的无奈。

今天江西全面落后的惨状的形成,既有太平天国战争中死伤惨重的旧疾,也有蒋介石“宁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围剿造就的新伤,正所谓“一朝干戈动,十年不太平”,赣地远不止一朝干戈,十年乱世,而更多的则是赣人“追寻正统、冥顽不灵”的性格内涵。复旦大学史地所教授树基在“千年沉重” 的话题一文中说:这本书以“江西人的尴尬”开篇,用整章的篇幅展开对江西文化特征的讨论,把贛文化定义为“水稻文化”“理学文化”和“科举文化”我认为这是非常精当的。江西“多农人,多道学,多忠臣,多义士”,它亦步亦趋,以中原文化形成最完美最成熟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文化开式。这就是辉煌了几百年的赣文化的象征。我觉得这种概括很成功。 江西素来是宋明理学的忠实追随者和信仰者,而宋明理学正统性的对立面便是排他性,具体表现是滞缓与保守,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便是被人称为“辫帅”的张勋,其麾下的五千留辫子的官兵也被人笑称为“辫子军”。可想而知,在民国时代的张勋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依然倒行逆施,却只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笑话。江西人之保守由此可见一斑。

“中原兴起科举文化,江西紧紧跟上;中原兴起理学,江西紧紧跟上;中原风靡禅宗,江西紧紧跟上,而且多有发展,致使中原推翻了皇帝,江西张勋还要搞复辟,江西就是这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着与中原保持一致的典型”。胡平以深邃的眼光注视江西,对于其根深蒂固保守传统不思进取的性格弱点鞭辟入里,而这种内化到江西骨子里的保守也正是其日后落后的主要因素。以至于胡平发出如此感叹:“苍天啊,似目前如止水的高僧一样,你到底念出了写什么样的偈语,为何周边地区都在火山爆发般崛起一片片‘呼啸山庄’的时候,江西却多半还在儒家文化所提供的生命和生活意义,以及道德伦理法则中老成庄重,乐不思蜀?”这是胡平对江西如今尴尬处境立足于文化的反思,不仅彰显了胡平作为一个学者的深刻反思,也体现出他对于江西现状的忧患意识。

三、眺望未来:以史为鉴的沉重警示

勿忘沉重就是勿忘历史,这是胡平以史为鉴得出的结论,也是他从对历史的教训出发而发出的警示。“不再是秦兵马俑的脸”以儿子致父亲书信的形式,通过四十余年来父亲命运的跌宕起伏、悲欢相续,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贲张,凸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那别具一格的人文精神与人格情怀。这一部分作者通过真实的笔触重现了四十年来父亲命运的跌宕起伏以及带给家庭的狂风巨浪,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父亲和我当时的“交代材料”和“声明材料”,也正是这些史料性的材料才让这看似娓娓道来的历史更加真实和沉重,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那段历史的不堪,重新思考那段历史带给我们国家和个人的影响,从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我第一次走近你”中,胡平用真诚而又平淡的笔触诉说着作为儿子的他对于父亲的那份愧疚和忏悔。对于反右和文革这样的政治运动中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荒诞又悲凉的人间惨剧进行了一次真回放,也正是在这历史的回放中,我们窥见了作者内心无法愈合的伤痛和那场政治运动带给个人和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乃至国家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但是,胡平选择重新揭开历史的伤疤,再次回首那段不堪的岁月绝不是为了展示“伤痕”来博同情博眼泪,而是勇于正视历史的沉重,勇于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即使这段历史中包含着胡平和父亲对于彼此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失去温情和信任的悲情。的确,那是一段沉重的不堪回首的历史,胡平认为正因为其沉重,所以值得被再次提起,为的是反思历史,解读沉重,负重前行,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而绝不是刻意的选择遗忘,回避历史的分量,在自我麻痹中自得其乐。

勿忘沉重乃作者十多年来一贯坚持文学要介入生活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作者以“不信春天唤不回”的炽热情怀,具体而真切地表露了一个时代哪怕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拒绝沉重,可总得有百分之一的人守望并解读沉重。否则,社会便是一只轻飘飘的舢板,极易在风浪中倾覆。耿耿桑梓情,是胡平对江西千年荣辱的深切关照;拳拳赤子心,是胡平勿忘沉重的殷切呼唤。改革开放以来,无数文化知识分子在物质利益的漩涡中沦陷,知识分子本来该有的社会意识、人文情怀被抛诸脑后,蝇头小利,趋之若鹜,人们陷入一种追名逐利的浮华当中。当下社会不管是学者亦或是大众媒体,都普存在着遍避重就轻,逃避历史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集体失语的现象,而《千年沉重》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警钟,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以史为鉴,勿忘历史,坚守责任,守望沉重,解读沉重,砥砺前行。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 网址: http://www.jxnyzz.cn/qikandaodu/2020/0921/583.html



上一篇:南宋江西文人赵善括交游诗摭谈
下一篇:钟体志《澡雪堂联语》

江西农业投稿 | 江西农业编辑部| 江西农业版面费 | 江西农业论文发表 | 江西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江西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