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江西民居建筑源头探析

来源:江西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众所周知,城乡建筑大都由住宅所构成。先秦时期,住宅和其他用途的房屋没有多大区别,任何性质的建筑物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1]。一般来说,民居建筑先于官居建筑出现,比如“

众所周知,城乡建筑大都由住宅所构成。先秦时期,住宅和其他用途的房屋没有多大区别,任何性质的建筑物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1]。一般来说,民居建筑先于官居建筑出现,比如“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周易·系辞下》),再之,“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尽营窟,夏则居橧巢”(《礼记·礼运第九》)。可见,将官居建筑遗址认定为民居建筑的源头不可取,官居建筑受民居建筑启发、由民居建筑发展而来。因民居坚固程度不如官居,现留存遗址大多为官居,呈现出实例民居晚于实例官居、文献民居早于文献官居的场景。目前,我国最早的官居建筑已推至公元前4300—公元前3900年①。

关于中国民居建筑源头,学界见仁见智。刘敦桢认为人类最早的民居建筑应是新石器晚期的袋穴、坑式穴居、半穴居以及简单的围合房屋,并附大量考古遗存以佐证[2];陆元鼎认为石器时代的穴居为最早的民居形式[3];孙大章认为穴居和巢居为原始社会的两种居住形式,分别对应北方、南方,并演变为抬梁、穿斗两类间架结构形式,半坡、姜寨遗址为其例证[4]。实际上,穴居并非北方独有,“处於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后汉书·东夷传·挹娄》)。以上民居源头认定大同小异,穴居是共同所指。随着民居考古遗址的新发掘,其源头认定将出现新论断,在多元认定格局中,确定一个能普遍接受的源头是较为迫切的事情。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探寻民居源头是提炼民居原型的必然步骤,也是充实先秦民居发展史的重要环节。相比全国民居源头溯源,区域民居源头找寻相对好操作,应首先溯源;反过来其结果也有助于全国民居源头的认定。江西地理单元完整,历史时期为移民大通道,民居类型更替频繁,探寻其源头,具有全国意义。

民居远源时间一般较为久远,其材料及结构决定了它不可能留存至今,虽无实例,但可借助文献记载和民居考古遗址来复原。民居近缘应是距今时间较近、有实例存在民居建筑。

1 江西民居建筑的远源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期万年仙人洞遗址是江西最早的居民居所,但其起居功能较为原始,还不足以认定为完整的民居,但至少排除了江西民居源头外来说。樟树吴城遗址的发掘,否定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加上新干大洋洲商代墓,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赣中为吴文化的源头之一。如此,为民居建筑的源头的探索提供了线索与范围,即江西民居的源头应先从赣中和赣东北入手。即使确定了大概的追溯范围,但民居遗址分布点众多,较有说服力的源头还需进一步确认。为避免同一地区同一类型民居源头认定莫衷一是的问题,首先应统一认定标准,笔者认为民居源头辨识标准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民居出现时间较早,有文献记载,并有相应考古遗址佐证;没有实例参考的,应有90%以上相似度的复原品;有完善的起居功能;有民居匠人的记载,并有相应的营造技艺;后续民居发展以它为原型、受它影响。

依据以上标准,江西民居的源头应出现在西周时期,散落于吴城文化和万年文化分布区域。商代万年文化广泛分布于饶河和信江两岸的河谷阶地、河口冲击平原以及近河的二级台地上,该文化的代表肖家山墓葬成长方形或方形土坑竖穴,周边不规整;南北方向,有的墓坑南端两角筑有二层台[5]。两处文化区域的民居起源于商代,定型于周代。吴城文化的代表吴城遗址城址平面近方形,并有城门和城壕。城址内发现有房基、陶窑、水井、道路和铸铜、祭祀场所等遗迹,相应可分为制陶区、冶炼区、居住区和墓葬区②。在居住区,吴城先民的生活场景大概是:

在靠近肖江的向阳坡上,集中分布着茅草盖顶的简陋房屋。这种茅舍面积不大,室内宽度不到4m,呈长方形半地穴式,地面和墙壁都经过焙烧,糊有一层青灰色的硬面,屋里整洁、干燥,中间有个灶台,可做饭和取暖③。

从万年文化和吴城文化的建筑遗址特征及遗址空间分布来看,两个区域先前是独立发展的,赣中北的吴城文化受北方中原文化影响较大,赣东北的万年文化江西地方特色多一些,后来二者逐渐走向融合[6],结合部在抚河流域。在抚河流域的金溪、宜黄发现史前及三代民居遗址很好地证明了抚河流域的结合部地位,以金溪渣溪遗址为代表,地层中发现烧土块、灰烬遗址,环壕类和岗地类为主要民居遗址类型④。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 网址: http://www.jxnyzz.cn/qikandaodu/2020/1107/657.html



上一篇:江西富硒地茶油硒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下一篇:基于江西道路条件的废旧轮胎橡胶沥青路面应用

江西农业投稿 | 江西农业编辑部| 江西农业版面费 | 江西农业论文发表 | 江西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江西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